首页

国产TS调教

时间:2025-05-26 02:02:34 作者:咽喉痛、胸口闷,严重可致肺气肿!警惕蓝天下的“隐形杀手” 浏览量:12040

进入夏季

阳光明媚的日子多了起来

但看似没有污染的蓝天下

可能隐藏着

“健康杀手”——臭氧

5月15日

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消息

5月下半月

华北中南部

和成都平原部分城市

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

西北地区北部

和西部受沙尘天气影响

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

什么是臭氧?

臭氧在什么时候浓度最高?

它会危害人体健康吗?

一起来看↓

是“地球卫士”

也是“健康杀手”

  什么是臭氧?

  臭氧(O3)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,比含两个氧原子的氧气(O2)多一个氧原子,常温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。

  不同于PM2.5,臭氧污染并非直接由污染源排放导致,其生成主要与两类污染物有关——氮氧化物(NOx)和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。环境中的臭氧是由进入到大气中的NOx和VOCs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,属于大气二次污染物。

臭氧的“原料”从何而来?

  NOx来源较广,如机动车尾气、化石燃料燃烧、工业生产过程。

  VOCs的来源更为广泛,石化、医药、化工、家具、汽修、印刷等行业及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,机动车、加油站等油气挥发,餐饮油烟、干洗店和美发店等有机物挥发等。

  在对流层中

  臭氧不利于人体健康

 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,臭氧是阻挡紫外线的“护盾”,但是在近地面,臭氧其实是一种有害气体。

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进生表示,“对于臭氧,人们更熟悉的是位于大气中距地面12千米至35千米的臭氧层,它能阻止太阳短波紫外辐射进入近地面大气,保护地球生态系统。但在对流层中,较高的臭氧浓度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却是不利的。”

  臭氧在何时浓度最高?

  臭氧浓度的高低与辐射、温度、湿度、边界层高度等气象要素密切相关,晴朗少云的春末及夏秋季节经常会产生臭氧污染,因为光照充分(强辐射)、高温、低湿条件有助于光化学反应的发生,造成臭氧污染。

  因此,晴空万里的夏季午后,往往是一天之中臭氧浓度最高的时候。

臭氧浓度过高可致病

  当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过高时,易引起上呼吸道炎症病变,还会对皮肤、眼睛、鼻黏膜产生刺激。

  “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,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。”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洋称,“臭氧有可能造成咽喉肿痛、胸闷咳嗽、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;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,造成头晕头痛、视力下降、记忆力衰退。其中,65岁以上老人、学龄前儿童、运动人群及女性所受影响更大。”

面对臭氧污染

如何做好健康防护?

  避时段

  臭氧超标时段一般集中在中午到下午3点之间,此时段应减少外出,留在室内关闭门窗,减少通风换气次数。

  重防护

  在臭氧污染时段外出时,建议佩戴有活性炭夹层的防护口罩,穿长袖、长裤,以减少皮肤裸露;

  如在户外运动,建议尽量避免做高强度的体育运动。

  净空气

  若家里有空气净化器,可打开进行空气净化,对减少室内臭氧浓度有帮助。

  此外,应避免在室内使用产生臭氧的清洁剂、消毒剂等化学产品,减少室内可能产生臭氧的污染源,像打印机、复印机、紫外线灯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臭氧,应尽量减少其使用频率或及时通风,让臭氧及时排至室外。

国家应急广播提醒

臭氧污染午后重、早晚轻

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

在光照强、温度高、湿度低的

午后到户外活动

  来源:国家应急广播综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、江苏生态环境、合肥疾控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8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1124元 上调175个基点

杭州9月2日电(记者 王逸飞)9月1日晚,记者从铁路杭州站获悉,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在8月31日收官。铁路杭州站暑运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,达2051.1万人次,同比增长4.8%,创历史新高。

我国社保基金全都交给外资机构管理?谣言!

关于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,证监会则表示,截至2023年8月31日,恒大地产自2021年1月1日以来,共有2983笔未能清偿到期债务未按规定及时予以披露,涉及金额2785.31亿元。

新疆一摄影爱好者记录到雪豹活动影像

文章称,春天一到,减肥大业又被不少小伙伴提上议事日程。一种名叫“司美格鲁肽”的药物受到众多爱美人士的追捧。许多热心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用法,宣传“躺着就能变苗条”的减肥“神效”,有的还说就是它让世界首富马斯克“判若两马”。有人好奇,作为一款国内已经上市的药物,司美格鲁肽进医保了吗?如果进了,刷医保卡岂不是还能为减肥大业省下一笔?

手机充电会被植入“木马”?有可能

杨靖凯: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,此次修订《条例》增写对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处分规定,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“坚持勤俭节约、反对铺张浪费”重要要求的具体表现。实践中理解把握生活纪律中的“铺张浪费”,首先看党员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有铺张浪费的具体行为表现。主要是党员背离了党章规定的“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”的要求和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规定的“尚俭戒奢,艰苦朴素,勤俭节约”要求,如在日常生活中讲究排场、比拼阔气、炫富等。其次看是否造成了不良影响。如党员在生活中有铺张浪费行为,引发一定范围的党员和群众负面议论、媒体和舆论负面评价等,给党员自身、党员所在组织和单位造成了不好的影响,一般可以认为造成了不良影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